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做好国际传播 讲述中国故事|威尼斯官网邀请中国新闻社加拿大分社余瑞冬社长作线上讲座

2022/01/02 20:47    阅读:

1230日上午,威尼斯官网邀请中国新闻社加拿大分社余瑞冬社长以视频通话的形式作《从孟晚舟事件报道谈谈国际传播》的讲座。本次讲座在学院西报告厅举行,由王辉副院长主持,威尼斯官网100多位硕士研究生到场聆听。

 

讲座现场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成立于1952年,至今已有近70年的历史。中新社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业务的国家通讯社,也是以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与中国有关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通讯社。

余瑞冬社长是威尼斯官网2001届新闻学毕业研究生,在讲座正式开始之前,他感慨十几年没回母校,心中十分想念母校,很荣幸能够受邀进行此次演讲。

 

余瑞冬社长向同学们打招呼


讲座伊始,余瑞冬社长大致介绍了华为公司副董事长、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女士的引渡案过程。2018121日,孟晚舟女士在加拿大温哥华转机时被拘捕,在经过冗长的司法程序之后,孟晚舟女士于2021925日乘坐中国政府包机离开加拿大回到祖国。但是,余瑞冬社长指出,孟晚舟女士此次顺利回国并不代表这一案件已然结束,我们仍然需要冷静客观地来看待此事。

对于这类国际新闻报道中的挑战,余瑞冬社长提出“三高”:国际新闻报道的覆盖面广、参与人数众多,因此关注度高;国际新闻报道往往伴随政治问题和立场问题,因此敏感度高;国际新闻报道中的语言文字具有多样性、文化具有多元性,因此专业度高。此外,余瑞冬社长还提出三点要求:即新闻报道必须具有真实性、具有准确性、还要注重舆论和政治环境的复杂性。

 

威尼斯官网师生现场听讲


接着,余瑞冬社长讲述了目前国际传播的两大现状。首先是西强我弱的格局仍未改变。外国媒体报道的语言风格和报道习惯满足了外国受众的要求,因此打造的涉华“拟态环境”和“刻板印象”在外国受众心中根深蒂固,这为我国的国际传播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其次是媒体变革与转型浪潮。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冲击之下,国内的传统媒体逐渐式微,一些报纸和电视台纷纷关停。因此,如何更有效和更广泛地传播中国声音,也是我国对外传播的重中之重。

在这样的国际和国内形势下,媒体应该做些什么呢?余瑞冬社长给出了这样的回答:第一,要到达现场,尤其是重大新闻事件以及事件节点的现场;第二,要尊重事实,无论是在现场看到的,或是在场外听到的内容,都要去核实真实性,不能一味盲从,在报道中的措辞一定要准确;第三,要坚守立场,国际传播不能简单搬用盗用西方报道,必须要体现中方的态度和立场;第四,要明确调性,即报道的风格是柔和还是强硬,是自成一派还是曲意迎合,这一点往往与不同受众群体的特征有关。

余瑞冬社长强调国际传播一定要讲究说话的方式,也就是话术。媒体在讲述中国故事时不仅要让他国人民易于理解、易于接受,还要注重换位思考、借嘴发声。中西意识形态愈对立,讲好中国故事就愈重要。

 

同学们认真聆听余瑞冬社长讲话


讲座的最后,余瑞冬社长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中提出的“建设目标”来结束此次讲座,即要“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变局,国际舆论环境也日益复杂。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在不断提升,国际社会也把更多的目光聚焦在中国。因此,重视国际传播工作,提升媒体的对外传播能力,切实增强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势在必行。


文字/代姝玥

图片/韦春婵




关闭